揭秘“霸总”微短剧“收割”中老年人手法曝光

2024年12月23日 资讯(863) 0

揭秘“霸总”微短剧“收割”中老年人手法曝光
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视听内容的发展,“微短剧”作为一种新兴娱乐形式迅速崛起,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体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人气。据相关机构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,40至59岁的用户占到了微短剧市场的37.3%,60岁以上用户也占据了12.1%的比例,这表明中老年人已成为微短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然而,伴随这一趋势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。一些微短剧通过浮夸的人物设定、狗血的剧情和夸张荒诞的营销话术吸引了大量中老年观众,并由此衍生出了针对这些人群的精准诈骗行为。例如,有犯罪分子利用微短剧平台私信联系潜在受害者,甚至成功诱导一名50岁女性几乎被骗取了25万元存款(视频)。此类案件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——观看微短剧的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构建受害者的“画像”,进而实施更加针对性的诈骗。

微短剧不仅成为了诈骗的新温床,其自身的商业模式也值得审视。为了吸引并留住用户,许多微短剧采用了制造“爽点”和留悬念的手法,使观众陷入连续追剧的状态。同时,它们还设置了多种收费套路,如单集解锁、即时充值享乐型消费等,导致观众一旦上瘾,便难以停止付费。此外,投流(流量广告投放)成为提升曝光度的关键策略,但这也增加了用户的观看成本和信息风险。

微短剧之所以能够快速批量生产,主要得益于低成本、快节奏的制作流程。一部包含七八十集的短剧可以在一周内完成拍摄,从内容创作到上线仅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。这种高效率背后是大量重复使用的剧本元素和极高的雷同性,虽然缺乏逻辑连贯性,但却能有效激发情绪共鸣,满足观众短期的情绪宣泄需求。

面对微短剧市场出现的问题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已连续发布管理提示,强调对包括“霸总”题材在内的不良倾向进行规范。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数量、提高质量、严格把关片名审核等方面,以确保微短剧传递正面价值观,反映现实生活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

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指出,相关部门出台行业性管理提示的目的并非限制行业发展,而是为了纠正部分微短剧中存在的恶趣味、低俗现象,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。广电总局再次强调,对于由平台负责自审的“其他微短剧”,特别是小程序类作品,必须严加整治那些哗众取宠、低俗庸俗的片名问题,以维护行业形象和社会风气。

最近更新

发表留言

默认头像

欢迎您加入讨论,请发表您的看法并分享您的观点!